這幾天一名為《啥是佩奇》的廣告片在各大平臺爆火,視頻只有五分四十秒,卻著實"后勁"十足。短片講述了農村爺爺為給城市孫子準備新年禮物,尋找到底"啥是佩奇"的故事。
老人為了知道什么是佩奇,在大隊里傳廣播,翻查字典,問遍了全村人。放羊的老友告訴他,佩奇是個漂亮的主播;雜貨店老板娘拿出"佩琪"牌洗潔精;村里的張佩奇說我就是佩奇;棋友說佩奇是一種跳棋……最終,"老三媳婦"告訴老人,佩奇其實是一只長得像鼓風機的豬。
這部用紀實手法拍攝的短片展現了兩個時代的文化差異,鄉(xiāng)村和城市的不同關注點,更反映了長輩和孫輩的代溝,以及農村和城市之間的不同次元。"佩奇現象"究其根源是家庭缺少溝通,由于缺少必要溝通老人對于佩奇束手無策,求遍全村人只為滿足孫子的一句話,看似簡陋可笑的硬核佩奇,在那一瞬間戳中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短片中的情景像極了現實中的父母,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我會毫不猶豫雙手奉上?!渡妒桥迤妗范唐歉改笎鄣目s影,他們總是竭盡所能去實現孩子的訴求,即使方式笨拙,也要傾其所有給你最深的愛。
父母的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題是:生活在外地,我過的不開心,要不要跟爸媽說?大多數網友都選擇閉口不談。認為即使說了父母也幫不到,還會增添他們的煩惱和擔憂,不如自己扛過去。
其實父母的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正如龐瑩說:"他們經歷了計劃經濟,到山上下鄉(xiāng),到下海下崗,改革開放,這么多年的歷練,他們其實不落伍,他們很時尚,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給你排憂解難,要和他們處在對等的位置,做到平等的對話,要學會正面溝通負面情緒的能力。"
作為孩子即使年齡再大,在父母眼中依舊長不大。他們希望嘮嘮家常,哪怕是身邊芝麻綠豆般的小事;談談工作的經歷,即使聽不懂依舊聚精會神。也正如李誕所說"我覺得在我這個年紀的孝道,就是讓我爸媽覺得他們自己還有用,還能幫得上我。"做為父母再怎樣無助,在孩子面前依舊想成為能讓孩子依靠的英雄,可我們總覺得父母在瞎操心,忽略了他們滿滿的愛意。
別讓父母的愛無處安放
大多數的父母竭盡全力把孩子送進大城市,換來的卻是無處安放的愛。他們習慣了忙工作,習慣了不談心,習慣了一個人做決定,習慣了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熟悉和最親近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 ...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過年為什么不想回家?有的網友認為,沒房沒車、單身、還沒積蓄,經濟壓力是最大的障礙。他們覺得,與其回家打腫臉充胖子,或者是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盤問,還不如一個人逍遙自在。捫心自問,路途遙遠算什么?賺錢多少又算什么?
更有網友表明,回家買票難、春運太擠、單位要加班……每一個不回家的理由,看上去都那么冠冕堂皇。其實佩奇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別讓"懂事"父母的愛無處安放。(作者 苑佳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