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工程機械再制造沸沸揚揚折騰了一陣,很多企業(yè)成立了再制造公司,開始切實落實這件事情,再制造在中國首次進入了操作層面。但是,現階段的中國環(huán)境,再制造很難有所作為,只能說前景美好,過程曲折。
缺乏完備的零部件供應系統(tǒng)
關鍵零部件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的軟肋,09年需求高峰的時候,國外重點零部件供應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延長供貨周期,很多國內企業(yè)受制于此,錯失了發(fā)展機遇?,F階段,由于整機市場的持續(xù)火爆,重點零部件供應仍然緊張,一方面延長了采購時間,另一方面增加了采購成本。再制造的發(fā)展必須以完備的零部件供應為依托,否則無論從成本角度還是技術角度都很難達到市場要求,對比新機沒有競爭力可言。
再制造“原料”不足
這里的原料指退出市場,進入再制造流程的舊機。中國工程機械消費者主要以個人用戶為主,并且沒有強制淘汰制度。這就決定了中國的工程機械產品往往使用過度,很難適合再制造的要求。還有一點就是中國市場充斥著大量的低成本、劣質零部件,用戶出于成本考慮,機器壞了,往往會選擇這樣的部件進行更換繼續(xù)使用,很難進入再制造流程。
代理商技術水平落后,阻礙市場發(fā)展
代理商是真正貼近終端用戶的,是再制造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參與主體,他們較容易獲得再制造的原料,并且對客戶使用過的舊機情況有一定了解。但是目前為止,代理商再制造技術水平有限,很難生產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再制造產品,返回廠家,物流成本又成為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再有一點,再制造過程復雜、環(huán)節(jié)眾多,但利潤又獲得不了保證,代理商幾乎沒有動力去開發(fā)市場。
中國消費者較難接受再制造產品
中國人喜歡新東西,尤其是個人消費者,寧愿多花些錢買臺新機,也不愿意選擇再制造產品。當然,這與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有關,消費者認為購買這樣的產品有風險。所以,在中國推行再制造產品,首先要轉變消費者的觀念,培養(yǎng)消費習慣。還有一點必須先行,就是提高產品質量,新機產品問題不斷,再制造產品怎么能讓消費者安心購買呢?
中國廠家在再制造領域存在明顯短板
卡特彼勒針對再制造提出了“關鍵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即在制造新機的過程中就要為未來舊機的再制造做好準備,通過模塊化生產使產品易于拆分,使得關鍵零部件得到循環(huán)利用。中國企業(yè)現在的主要精力還在攻城略地、搶占市場份額,關鍵零部件的生產技術遠遠落后國外企業(yè),站到與卡特彼勒同樣的高度去思考再制造,顯得有些茫然。
當然,中國開展再制造已經有了一些基礎,在倡導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下,再制造獲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部分龍頭企業(yè)、代理商已經邁出實質性一步。近幾年,伴隨銷售火爆,工程機械產品保有量持續(xù)攀升,舊機、二手機市場容量快速膨脹,為再制造業(yè)務開展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從發(fā)展趨勢上看,再制造在中國有美好的發(fā)展前景,但過程不會是一蹴而就,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原創(chuàng)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