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 年味濃 新春走基層 曬曬我家年夜飯


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   時間:2020-01-25





  編者按:除夕,承載著一年里最誠摯的期許,蘊含著一年里最濃厚的親情。這個除夕,在新疆烏什縣,堅守崗位的駐村干部吃了手抓飯;在山東膠州,脫貧了的父子倆定下了新目標;在黑龍江漠河,游客們在北極村體驗東北年文化;在重慶江津,脫貧農民的年夜飯比往年豐盛很多;在湖南株洲,易地扶貧搬遷的村民在新房吃上了團圓飯;在廣州黃埔區(qū),留守工友異鄉(xiāng)過大年……辭舊迎新之際,這一頓頓特殊的、讓人難忘的年夜飯,是對過往努力的回顧與致敬,更是對新的開端的展望與期盼。

  同時間賽跑、同歷史并進。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新時代的奮斗者們,讓我們繼續(xù)團結一心、艱苦奮斗,風雨無阻向前進!

  新疆烏什·駐村工作隊

  村民全脫貧 駐村真開心


  記者 楊明方 阿爾達克

  24日,農歷除夕。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奧特貝希鄉(xiāng)庫木布隆村,村委會大院里年味兒正濃。

  “開飯了!”自治區(qū)林業(yè)和草原局駐烏什縣“訪惠聚”總領隊、庫木布隆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朱立東聲音洪亮,招呼隊員們趕緊上桌。今年春節(jié),工作隊12名隊員全部留在村里過年。

  一鍋抓飯半只羊,一壺清茶話短長。“大伙兒不能回家過年,就在村里吃團年飯。”朱立東給每人盛上一碗香噴噴的手抓飯。讓朱立東感到欣慰的,是村里的變化。近年來,工作隊通過推進林果業(yè)提質增效,幫助村民脫貧致富,人均年收入由2017年的9000元增至1.3萬元。

  山東小伙兒趙大川研究生畢業(yè)后在自治區(qū)林草局工作,被派來駐村,這是他在村里過的第三個春節(jié),“作為一名扶貧專干,最讓我開心的是,2019年底村里3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飯桌上有位特別的小客人——工作隊隊員朱躍峰6歲多的女兒朱雨心。朱雨心說,爸爸來駐村后,變得很忙很忙,有時都沒時間和她視頻,“媽媽在家照顧小弟弟,我就過來陪爸爸!”

  聽完朱雨心小朋友的話,一旁的工作隊副隊長艾尼瓦爾·安山充滿慈愛地笑了。今年是艾尼瓦爾駐村的第五個年頭。駐村工作中,最讓艾尼瓦爾有獲得感的,是村里的變化;最讓他感到溫暖的,是駐村工作隊員間親如一家的氛圍,“工作隊員來自三個不同民族,就像一家人,平時有活大家一起干,不分你我”。

  “他們拋家舍業(yè),來給老百姓辦好事,我們發(fā)自內心感謝他們。”工作隊在本地聘請的廚娘阿米娜姆·喀迪爾到隊里幫廚快五年了,在她和村民心里,駐村工作隊員早已成了親人。

  這個春節(jié),不止庫木布隆村,全疆1.2萬個“訪惠聚”工作隊7萬余名駐村干部,絕大多數(shù)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期待在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山東膠州·楊維安、楊孝亮父子

  脫貧年夜飯 再定新目標


  記者 潘俊強

  除夕這天,山東膠州市膠萊街道宋家屯村戶戶貼著春聯(lián)、家家粘著福字,一片喜慶。

  “老頭子,把這箅子水餃端出去。”老伴張桂榮的聲音飛出屋子,中氣十足。院子里,楊維安正和鄰居拉呱(閑聊),他應了一聲,走進堂屋將一整高粱稈箅子的水餃端進側屋。這是他家的年夜飯。老兩口年過七旬,依然健康硬朗。

  “走,帶你看看俺家備的年貨。”張桂榮起身,推開側屋門,香氣撲鼻,炸好的黃魚、帶棗的年糕,還有膠東大餑餑。她打開冰箱,雞腿、海米、魚……花樣繁多。“以前過年,吃頓像樣的餃子都難。”張桂榮說。如今,紅紅火火的不只她家門上的春聯(lián),還有越過越好的日子。4年前,楊維安與兒子楊孝亮一起脫貧,從當初差點返貧到如今穩(wěn)得住、有事干、有存款,不容易。“多虧黨和政府幫扶,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楊維安感慨萬千。

  天慢慢黑下來,兒子楊孝亮來了。兒子成家后就分家了,不過離楊維安家不到200米。每年除夕,楊孝亮一家都來陪老兩口過年。

  年夜飯上桌,爺倆坐在炕頭、守著餃子,楊維安燙了燙酒,念叨著,“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半碗酒下肚,楊維安打開話匣子。16年前,一場車禍導致楊孝亮顱骨粉碎性骨折,左眼失明,落下殘疾。父母年紀大了,楊孝亮又不能干重活,媳婦在家照顧他和孩子,偶爾抽空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

  改變,緣自楊孝亮想讓閨女能繼續(xù)好好讀書。閨女學習一直很好,“上高中后,交學費買資料,比在中小學花費大。”楊孝亮說,自己琢磨了好一陣,覺得養(yǎng)羊最合適,“咱得好好感謝扶貧干部,幫咱申請3500元扶貧款,買了一公五母六只羊,這是脫貧的種子;還得感謝畜牧、防疫部門的技術人員,來給咱免費指導。”如今,閨女在讀大四,剛考了研。

  現(xiàn)在,家里已經(jīng)有了70多只羊。楊維安對楊孝亮說,今年咱再加加油,脫了貧,爭取能致富。

  黑龍江漠河·外地游客

  相聚北極村 體驗東北年


  記者 方 圓

  “過年好!今天晚上給大伙兒提供免費的年夜飯!”大年三十一早,黑龍江漠河市北極村內,青年旅社驢友之家的老板娘何葉就張羅起來。她一邊向游客介紹晚上的活動,一邊將桌上擺滿糖塊和堅果,逢人就發(fā)上幾塊。

  年三十為大家提供可口的年夜飯,已是店里的慣例。

  在店里幫忙的志愿者李小云是廣州人,一個月前,她無意間看到店里招聘志愿者負責前臺接待的信息,便欣然前往。她的工作包吃住,工作之余還可以游覽北極村。“我就是為了體驗這里的年。”她說,這次體驗了不少東北民俗,還和老板娘學會了包餃子。

  小雞燉蘑菇、大豐收、鍋包肉……下午5點,年夜飯正式開餐,一道道美食相繼上桌。年的氛圍,讓原本素不相識的人們迅速結識,一起舉杯歡慶。

  江蘇游客胡歷,已是第三回來北極村。“一次根本玩不夠,最關鍵的是,我實在想念這里的美食。”說著,他拿起桌上的一只凍梨,“這東西,我們那里根本吃不到。一口咬下去,又甜又冰,味道好極了!”

  良好的旅游體驗,背后是漠河市政府為優(yōu)化旅游市場做出的努力。

  “去年12月20日起,每天加開1趟哈爾濱至漠河的火車,依然一票難求。我們成立綜合行政執(zhí)法大隊在景區(qū)暗訪,提前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好,提高旅游舒適度。”漠河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馮廣慶說。

  吃飯間,胡歷和朋友商量著,夏天再到黑龍江其他景點轉轉。

  “讓我們?yōu)楸睒O村干杯,新春快樂!”屋內歡聲笑語,如墨的夜空下,絢麗的煙花照亮了祖國最北的這片旅游熱土。

  重慶江津·脫貧農民楊萬良

  日子好過了,年飯豐盛了


  記者 劉新吾

  一個院子,兩棟房子。一邊是土坯房,木板門一碰就咯吱地響。一邊是白墻黑瓦的新房,“年夜飯”就在這里張羅著。

  記者剛進屋,楊萬良就熱情張羅,橘子、糖果一股腦往桌上堆。過年的歡樂,在楊萬良臉上洋溢,“現(xiàn)在日子好過了,年飯更豐盛了!”楊萬良拽著大伙在屋里屋外轉悠,廚房里有個大木桶,一揭開蓋子,臘肉味撲鼻而來。菜園中,卷心菜、蘿卜、萵筍長勢喜人。

  紅燒肉香味撲鼻,水煮魚肉質鮮嫩,萵筍葉翠綠饞人……今年楊萬良家的年夜飯,比往年豐盛很多。

  楊萬良所住的毗羅村,地處重慶江津區(qū)永興鎮(zhèn)南部,山高坡陡,曾是市級貧困村,1/10是貧困戶,楊萬良就是其中之一。為幫助貧困戶增收,村里制定了“一戶一策”幫扶計劃。一開始,楊萬良并不買賬,等著“救濟”,“發(fā)展產(chǎn)業(yè)就算了,能幫我買個手機嗎?”

  扶貧先扶志。得知情況,駐村第一書記許元鋒有意“刺激”他,帶著他走訪脫貧戶??吹絼e人家的新房子,楊萬良的表情有些復雜。

  三番五次勸導,楊萬良決心“干一把”。仔細比較,他決定養(yǎng)雞。村里幫他聯(lián)系買雞苗,請有經(jīng)驗的農戶手把手教。楊萬良首批養(yǎng)了50只雞,還拿到一筆補助金,農業(yè)合作社幫他介紹買家。在政策幫扶下,楊萬良花了不到2萬塊,蓋了新房。村里還設置公益性崗位,幫扶就業(yè)。2019年3月,他成為一名道路保潔員,每月工資1000多元。年底,楊萬良算了一筆賬,賣牲口賺了4000元,掃地收入1萬出頭,再加上賣雞的收入,一年下來,已經(jīng)賺了兩萬多元。

  去年下半年,楊萬良脫貧摘帽。為了方便聯(lián)系,他買了智能手機,學習用微信,“太方便了,還能視頻聊天呢!”

  湖南株洲·易地搬遷的鄉(xiāng)親們

  吃了這頓飯,就是一家人


  記者 陳圓圓

  大年三十,湖南株洲市淥口區(qū)龍門鎮(zhèn)花沖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內,村民黃友勝吃上了一頓特別的團圓飯,吃飯的不僅有家人,還有鄰居和鎮(zhèn)村干部。

  提到生活條件的改變,黃友勝找出老屋的照片,“老家是土坯房,漏風也漏雨。”2017年底,黃友勝一家搬進了安置點的新房,“現(xiàn)在房子大了,兩口子打工收入再加上扶貧兜底保障、村里產(chǎn)業(yè)分紅,一年有5萬多元。”黃友勝的鄰居都是花沖村易地扶貧搬遷來的村民,共有8戶21人,如今都已脫貧。

  黃友勝父親病重,兒子也有病,生活的擔子曾經(jīng)壓得他喘不過氣,“現(xiàn)在不窮了,今年是個好年,來年會更有盼頭。”

  走進安置點,高掛的紅燈籠、嶄新的春聯(lián),屋前搭起大棚,棚子中間放上火盆,既暖和又干凈。

  大棚里,好戲已開演。京胡獨奏、花鼓戲、流行歌……株洲市戲劇傳承中心的文藝小分隊,工作人員魏立彬帶著隊員一口氣演了6個接地氣的節(jié)目。演出落幕,有村民不過癮,干脆上臺說了段順口溜:“區(qū)里派來工作隊,為了扶貧受了累,五年寒暑爬高坡,千方百計筑金窩。”

  廚房挨著舞臺,當?shù)乜诒詈玫拇妒掳嘤H自掌勺。聽說給貧困戶過節(jié),大師傅立馬答應:“這頓飯我必須做,大家從不同地方來,吃了這頓飯,就是一家人。”菜單設計也足見心意,象征團圓的“全家福”、寓意幸福的扣肉……12道菜,8桌宴席,樣樣齊全。

  閑不住的村民陳湘泉一早從另一處安置點趕來幫忙。以前,老陳一年掙不到1萬塊錢,“我還年輕,怎么不能把日子過好?”現(xiàn)在,老陳干養(yǎng)殖、做生意,一年收入近8萬元。提起老陳,村里人都豎大拇指。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淥口區(qū)扶貧辦主任王帥說:“今年,奔著全面小康,要讓大伙的日子蒸蒸日上。”

  廣州黃埔·留守工友

  堅守在工地 異鄉(xiāng)過大年


  記者 李 剛

  大年三十,在廣東廣州市黃埔區(qū)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納米谷工地,來自廣西桂林的盤慶宇和10多名留守工友一起走進了工地食堂。23歲的他,今年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在他鄉(xiāng)過年,想家是難免的。但和工友們在一起有說有笑,也不寂寞。

  按照廣東的風俗,除夕上午,盤慶宇換上新衣服,和工友們一起來到附近的廣州知識城花市。他入鄉(xiāng)隨俗,挑選了一盆杜鵑花,買了春聯(lián)和“福”字,回到工地板房將宿舍精心收拾一番,貼上春聯(lián)、擺上鮮花,就真的過年了。

  吃年飯了,工友們到齊,大家圍在一起,倒上飲料一碰杯,節(jié)日團年的氣氛馬上就上來了。

  與盤慶宇家里過年大盤小碟不一樣,今天的團年飯就一盆菜。一桌就是一盆,一盆就是一桌,這種年飯,不光是他,就連在外打了30多年工的倉庫物管李昌標都沒見過。“大盆菜”里最顯眼的就是一整條大石斑魚,還有大螃蟹、海蝦、白切雞、燒鵝、茨菇、油豆腐……10多道硬菜,把一個大盆裝得滿滿實實。這是南粵沿海地區(qū)的特色,一盆一桌管飽,通過一滿盆層層疊壓的菜肴,寓意團圓富貴,企盼五谷豐登。

  盤慶宇告訴記者,節(jié)前他已經(jīng)將公司的春節(jié)大禮包快遞到了家里,還在網(wǎng)上買了不少年貨直接送到家,通過微信轉賬給父母表示了心意。

  年夜飯,在廣東少不了利是,在場的工人每人都有份。來自江西吉安的保安肖華君和王臨海從管理人員手中接過紅彤彤的利是封,特別開心。肖華君說,很多年都沒有收到壓歲錢了,這封利是讓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過年前,公司取消了各種各樣的飯局,但為留守工人準備的這頓飯絕對不能省。”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公司工會主席胡陽平說,公司能有今天的發(fā)展,都是工人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的。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臨沂市長孟慶斌推介家鄉(xiāng):歡迎您到沂蒙來! 臨沂市長孟慶斌推介家鄉(xiāng):歡迎您到沂蒙來!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