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農(nóng)歷丁酉年十一月初四)凌晨1時36分,一誠長老于云居山安詳示寂,享壽91歲,僧臘68載,戒齡61夏。
1940年的今天,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2016年的今天,當代凈土泰斗明學長老圓寂;2017年的今天,禪門泰斗一誠長老也舍報歸西了。
一誠法師
一誠法師,俗姓周,名云生,1926年出生于湖南一戶農(nóng)家。自幼厭葷茹素,由于家貧,不到十歲就隨父親學習石工與建筑技術。十五六歲時,常隨同親友去附近烏山寺上香禮佛。不久,即拜師,皈依三寶。在皈依師的教誨下,習修念佛法門。
1948年的一天,在烏山寺大殿拜佛時,周云生看到殿內(nèi)莊嚴無比的尊尊佛像,像前臘燭明燃,滴滴燭淚順流而下,頓時心里充滿歡喜,于是情不自禁地脫囗誦出:“今來無三字,皈依故佛前,……烏山寺姻渺,燈光用大千。”在場的人聽到之后很是驚訝,認為他夙愿早具,善根具足。其中有位師伯說,這人有禪緣宿根,悟性高,參禪有望成大器。皈依師果然教云生改修參禪。
六月,周云生辭別雙親,投奔湖南長沙縣(今望城縣)黃金園鄉(xiāng)洗心庵,禮明心為師,剃度出家,承臨濟宗派,法號一誠,字悟圓。此后,隨明心學習佛法,習修儀規(guī),尤其潛心于《金剛經(jīng)》多有體驗。
一誠法師書法《佛》
1956年夏,聽到現(xiàn)代禪宗泰斗虛云老和尚卓錫于江西永修縣云居山的消息,當即前往親近。冬,由虛云老和尚親任得戒和尚,一誠法師在廣東南華寺受具足戒。此后返回云居山,自覺刻苦修持,認真實踐百丈禪師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遺訓,勤奮勞作,得到虛云老和尚的贊賞。從此,他精進猛作,真參實修。
一誠法師愛國愛教,以弘法利眾為己任,實踐著苦行頭陀之志向,海內(nèi)外聲譽極高,深受教內(nèi)外尊重。
一辦心香沖天上,數(shù)聲鐘鼓落人間。
祈禱和平干戈息,祝愿中華國運堅。
振興神州集眾議,再展宏圖靠群賢。
物質繁榮民安樂,人壽年豐動笑顏。
—— 一誠法師
一誠法師書法《開佛知見》
其實,在注重外在修行之外,一誠法師非常注重對書法的錘煉,而且他的書法一直以來是被大大輕視了的,他的作品純潔透明,撤去了一切的躁動火氣。
出家人寫字,往往沒有合理的方法練字,技術方面大多是不過關的,寫的無非是清凈和趣味。更高級點的,寫出一定的境界。因為基本功的不可靠,所以要突破,會障礙重重。
一誠法師書法《一瓢飲》
一誠法師的字,線條溫潤中實,極近篆隸的線條,中鋒用筆的妙用,撇捺功夫又特別好,法度森嚴卻又一任自然。他的字,因為有非常好的唐楷功夫,綿里藏針,起收自如。線不粗,卻起筆含藏。再細,也是藏鋒直入,不會出現(xiàn)圭角和尖銳。
老一輩修道人的禪墨中,像一誠法師這樣的技術純度是罕見的。一誠法師長期寫顏楷,錐畫沙,屋漏痕,地地道道的顏楷,寫的很溫和,由溫和而至柔軟。字形散開了,神采便呼之而出。
一誠法師書法《一塵不染》
他的字,幾乎把書法中的矛盾都集中在了一處,卻又輕松避讓和解決了字形的爛漫,結構的無住,又把這種技術的純度高明地掩蓋了起來,很不易覺察。于是覺得看一誠法師的字,要安靜的,平等地去體會他的心。體會這顆柔軟的心,才能體會這同樣柔軟的字。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一誠法師寫字一直很樸實,暮年之前的字,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幾乎都是在寫正體字,從來未見楷體之外的字體,卻把楷書寫的如此空靈、爛漫而輕松。本地風光,直來直去中沒有一絲牽掛。楷書由此而脫胎換骨,寫到了極致。
一誠法師書法《西來一枝》
單純從書法的角度來衡量,一誠法師的字,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云居山山居時期
守一不移,以寫字為寫字。本分功夫,日久功深。代表作如《起七偈》。
二、擔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期間
那時的字,出現(xiàn)了領袖氣概。守正不阿,凜然中守著中正和氣??ǚ置?,落筆舒展而內(nèi)斂,有象王行處的威儀和莊嚴,代表作如《一葦學處》《本樸書院》?!缎慕?jīng)》《吉祥經(jīng)》也是這一時期的力作,滿盤珠玉,晶瑩剔透,全文這么多字,在一張紙上,如此和諧。
一誠法師書法《本樸禪院》
一誠法師書法《一葦學處》
三、初任名譽會長時期
這一時期的字,線的微顫起伏,如老蠶佗佗,朗朗乾坤,在筆端微微波動中堂堂直露。這個階段的字,已經(jīng)解脫了字型的束縛,姿態(tài)生動,線條的跨度非常大,也更加綿密含蓄。樸茂自然,得之天趣,如兒童字。從學術意義上,這個階段的墨跡最為寶貴,創(chuàng)造了楷法新體。“定字動寫”,創(chuàng)造了極高的審美境界。代表作如《云歸處》《立禪院》《閑看秋水心無事坐對長松氣自豪》對聯(lián)等?!读⒍U院》的“院”字的右側部分,如正在掙脫束縛的頑皮孩童,甚至,可以聽見這孩童呼喊的聲音。
一誠法師書法《云歸處》
一誠法師書法《立禪院》
一誠法師的字,由于身體和精力的衰退,有過一個失控和可控之間的階段,雄心散漫,異常的美麗。
歷史上,藝術大家有大成就的,往往會在垂暮之年有“衰年變法”的現(xiàn)象,有了這個過程,藝術造詣往往由技術上升到境界。這是個呼之不來,求之難得的大化境界,而一誠法師的字,免卻了一切的麻煩,直接是心和心的對應,直接的如期而至。
四、近年書跡
這個期間的字,更加含蓄,起收更不明顯,往往純用一根線。甚至無起無收,化作無骨,類似摩崖石刻。如《石門頌》般的不屈和倔強,生生不息中,充滿了生命的張力。代表作《乘清長老法書》《楠溪書屋》題字等。最后的字體,化作了無形,那是松透了的老。貌似無骨的墨線,讓人想起“磊磊松石心”的句子來。
這樣的字,筆筆會撥動人的心弦。“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那么動人。
一誠法師書法《不到此山來》
一誠法師書法《法雨來青岳》
有時候,我們在讀一誠法師游于詩聯(lián)書法的超然之時,更感到的是他在習定布道。他的書以禪為靈魂,即興而發(fā),書中有禪,禪融于書,字里行間,體悟禪意,流露禪機,寓意深邃,洞明萬象。
他的詩也是如此,如他的《答問禪者》:“貧僧不會禪,洗腳上床眠,臥食煙霞粕,心明月滿天。”這首五言絕句寫得空靈灑脫,落筆淡泊倜儻,以禪為體,以詩為用,即體即用,體用如如,明心見性,頗具工夫。
一誠法師
其詩風灑脫閑適,一塵不染,在《招待美國客人茶話會上口占》一詩堪稱其代表作:“客人請飲趙州茶,清淡休嫌衲子家。一縷因緣通六合,杯中云霧佛光華。”寓佛法于詩中,詮禪機于言外。
誠然,在這詩的下面,真正蘊藏又很可能是一誠法師書法和人生中的自在優(yōu)雅、樸素親切;尤其到了晚年,又大顯憨厚樸拙之風,深藏禪意,又直抒胸臆,常以此助道結緣,饋贈信眾,利在廣開方便法門也。
回望20世紀中葉以來,佛教界在新中國的大家庭里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一座座莊嚴的殿宇得以修復,一批批佛教人才得以茁壯成長。隨著時光的推移,三大語系的高僧們在完成其歷史使命之后,大多相繼圓寂,既為新世紀的佛教事業(yè)留下了遺憾,同時,由于他們的不懈努力,也為今天佛教事業(yè)的展開積累了豐厚的資糧。
一誠法師
一誠法師書法《一一一切一》
然而,就在我們慶幸有這樣一座豐厚的精神資糧之時,目前,碩果僅存、僧寶中余數(shù)不多的長老中,三大語系億萬佛子心中所認同的首推大德高僧一誠法師,不想今天也圓寂了。他以其人格、僧格為社會各界和教界普遍稱道,堪稱愛國愛教的典范。既為佛子,他在在處處行的是佛事,他用自己的言行寫下了其平凡、真實、本份而超凡的一生。
從修復古剎到發(fā)揚百丈家風,從繼往圣絕學,幾十年堅持不懈以禪七方式鉗錘學人,到方便弘法海內(nèi)外,從平常待人接眾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道路,從修復祖庭發(fā)揚佛教優(yōu)良傳統(tǒng)到興辦現(xiàn)代叢林佛學教育,從修身、攝眾的內(nèi)外因緣和合到人品戒品、國格僧格的提升,無一不透露著衲子既不增益又不損減、契合中道的慈悲與智慧合一的本懷,正所謂:佛陀境,菩薩行;老實人,本份事。一誠法師真正做到了“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文 | 寂一 本文摘自「走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