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是2018年經濟工作重中之重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11





  中共中央政治局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8年經濟工作。
 
  會議明確指出,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fā)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
 
  會議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fā)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推進區(qū)域協調發(fā)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列入明年要著力抓好的重點工作。
 
  多位專家表示,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明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正是要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布局。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以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作為下一步經濟工作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更好擺脫圍繞速度判斷經濟發(fā)展的范疇,從發(fā)展的本質出發(fā),引導政策重心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而“穩(wěn)中求進”是推動三大變革、邁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必須遵循的工作總基調。
 
  專家表示,十九大報告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列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首要任務,本次政治局會議再次明確其為2018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凸顯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我國當前政策體系和經濟工作中的主線地位。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年全球經濟依然維持復蘇態(tài)勢,為國內推動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今年在金融去杠桿,過剩行業(yè)去產能和房地產去庫存層面上成效明顯,明年重心可能會向補短板傾斜,并加大產業(yè)升級和轉型力度。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告訴記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根本性措施。改革的關鍵在于擴大有效供給。明年可以繼續(xù)在改善供給結構上下功夫,例如推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
 
  此外,還有專家表示,要加快培育和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在中高端消費、創(chuàng)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另一方面,要立足生產和生活消費升級的需要,推動傳統(tǒng)產業(yè)提高核心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向質量提升、綠色低碳、服務優(yōu)化、品牌高端等方面發(fā)展。
 
  在經歷了力度空前的調控之后,明年房地產市場動向如何,備受關注。此次會議將“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列為2018年要著力抓好的重點工作之一,并強調要“力爭取得明顯成效”。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不斷加大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力度,最大的亮點是住房租賃市場的發(fā)展,這也是房地產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吳琦表示,本次會議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2018年將在現有政策基礎上,出臺更多配套政策和調控措施。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立足點,以土地、住房的供給端改革,稅收、信貸的配套政策改革、以養(yǎng)老、醫(yī)療、教育等資源分配改革為著力點。同時繼續(xù)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建議,應堅持調控不動搖、不放松、不歇腳、不松懈,從金融、土地、財稅等方面采取切實措施,推動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政治局會議還特別指出,要統(tǒng)籌規(guī)劃,有序推進,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其中強調,明年“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使宏觀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防范風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董希淼說,面向未來,金融機構應將防范風險放在各項工作首位,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兩手抓、兩手硬。(記者 林遠)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yōu)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等要素。
    2017-03-13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效應逐步顯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效應逐步顯現

    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市場預期和信心有效提振,工業(yè)企業(yè)利潤持續(xù)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改革的綜合效應開始顯現。
    2017-07-12
  • 去杠桿將成為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去杠桿將成為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繼去年提前超額完成去產能任務后,今年到6月底,我國鋼鐵去產能已完成全年目標,煤炭也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業(yè)內指出,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正在進入轉型下半程,提質增效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基調。
    2017-07-20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wěn)步推進 各項指標共振向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wěn)步推進 各項指標共振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以及投資、去產能等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其他實物量指標和相關先導指標也都共振向好,指標之間的匹配度明顯增強。
    2017-07-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