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第二季度(總第85次)例會召開。按照慣例,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并對下一步貨幣政策進行部署。
這次例會,透露了哪些政策跡象?
國內外形勢
二季度貨幣委員會例會去掉了“金融市場預期改善”,并不是說金融市場不好,而是衡量金融市場作用的評判標準發(fā)生變化。與后面的“按照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yōu)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加大對高質量發(fā)展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體系與供給體系和需求體系的適配性。”相對照,認為金融市場的評價標準應當是與供給側改革相適應,提升對高新產業(yè)的扶持。
對于宏觀杠桿率和金融風險的描述,從“趨于穩(wěn)定”、“成效顯現”變?yōu)?ldquo;高速增長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穩(wěn)妥果斷推進”,意味著防風險工作取得的效果更近一層,已經從“抑制”偏向“穩(wěn)態(tài)化”發(fā)展。
在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方面,會議指出不確定性增多。
由原來的“不確定因素增多”,變?yōu)?ldquo;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意味著當前國際問題不僅局限于美方,更有歐盟分裂情緒、美伊問題等多因素交織。世界格局在發(fā)生新的變化,一改去年的“美強歐弱”格局,美國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歐盟卻相對“搶眼”,但同時面臨極大的分裂情緒;美伊問題近來也是國際爭端關注的重點,引致原油價格一路走高。
逆周期調節(jié)基調
將“堅持逆周期調節(jié)”擴展為“創(chuàng)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適時適度實施逆周期調節(jié)”。如何理解?
去年以來外部壓力加大,“731”政治局會議和今年的“2月22日政治局學習會議”分別對實體和金融“及時撥正”。外部壓力迫使我國國內政策基調明顯轉化。同時引發(fā)新的擔憂:如果始終堅持逆周期調節(jié),國內政策略顯被動,因為逆周期因素不僅是國內行為,國際環(huán)境更是占了重要篇幅。為此,為了加強國內宏觀調控在“擇時”和“量”上的主動性,就沒有必要“完全被動堅持”,而更加靈活地“適時適度”。如此,既可以減少金融加速器的放大作用,也可以減少政策頻繁轉向對實體經濟造成過度沖擊。(去年以來政策頻繁轉向,缺少連續(xù)性,導致下端生產和執(zhí)行能力大打折扣)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這場會議去掉了“注重在穩(wěn)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不是說防風險不再重要,猜測應該與前面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協(xié)調向呼應,判斷金融市場良莠的標準之一就是要看對高新基礎產業(yè)的扶持力度。
貨幣政策
會議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為“不搞大水漫灌”,實際意味著流動性投放的邊際增多和投放的精準化。
同時,去掉“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yōu)化為重點”,將“推穩(wěn)健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fā)展資本市場功能之間形成三角良性循環(huán)”變?yōu)?ldquo;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意味著金融與實體之間的更深層結合,這種結合已經不再僅限于“金融扶持實體”的表面化文章,而是“供給和需求”層面的“映像”結合,實體端鼓勵科技型產業(yè),金融端也必然在這些行業(yè)加以扶持,科創(chuàng)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作者系昆侖健康保險資管中心首席宏觀研究員;經濟觀察報宏觀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張瑋)
轉自:經濟觀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