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絲綢之路樂器研究暨西部竹笛藝術交流研討會19日在陜西師范大學開幕,此次是絲綢之路竹笛學術科研成果交流與演奏實踐成果的展示,為絲綢之路樂器藝術研究提供了科研、創(chuàng)新、演奏平臺,將推動絲綢之路音樂文化與中國竹笛藝術研究。
本次研討會由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主辦,陜西省音樂家協(xié)會笛簫專業(yè)委員會、陜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yè)委員會協(xié)辦,將于5月19日至21日開展,與會嘉賓和演奏家們將圍繞“絲綢之路笛學科研成果”“中國西部竹笛作品與演奏風格”等展開學術研討。
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黃鍵回顧了“絲綢之路”與“笛”的發(fā)源,從笛的歷史學研究、演奏技法與作品風格研究、創(chuàng)作與實踐研究等三個方向,闡明了本次研討會“笛”研究的基本學術前沿趨勢,認為這是一場理論與實踐并舉的學術文化盛會。
人民音樂出版社總編輯杜永壽說,中國西部地區(qū)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笛”的研究成果也以此作為文化窗口面向世界、走向未來。希望本次活動能夠推進竹笛學術研究、演奏藝術及各流派在新時代的發(fā)展,為絲綢之路笛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新作出貢獻。
據(jù)悉,會議期間,還將舉辦中國竹笛演奏藝術與竹笛名家講座和“笛韻長安”竹笛名家名曲音樂會。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